建言背景
残疾人托养服务与养老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福利机构供养服务等类别的服务有明显差异,服务宗旨定位于帮助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改善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现状分析
我市于2017年12月印发《哈尔滨市残疾人工作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将建设残疾人托养服务三级平台列为重点任务。一是依托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市级残疾人托养服务平台;二是依托街道和县(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站;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助残服务站。
核心建议
政策支持。关于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申请低保,国家已出台了相关规定。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对“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制定政策措施。建议我市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让更多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受益。资金保障。将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议财政将此项补贴资金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支。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相关补助、补贴标准,提高三级平台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标准。健全机制。一是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长效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制。形成托养工作制度化,为残疾人提供完善的托养服务,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广覆盖、广受益。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根据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年龄层次、托养需求的不同,对残疾人实施差别化、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使其享有相应的保障与服务,提高残疾人的尊严。三是健全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积极培育残疾人托养产业。队伍建设。托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直接影响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浙江省曾出台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专业人才入职奖补办法,建议我市借鉴相应的办法,提高托养服务人员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专业化水平,促进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监督。从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服务评估机制,通过社会监督、残疾人满意率调查及服务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一方面由残联成立专家组,每年进行效果评价,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调整方案;另一方面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进行实时评估。
来源: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
责编:市政协研究室信息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