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社情民意】抢抓机遇 将哈尔滨建成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发布日期:2021-04-28

  当前,以“大数据”为主导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成为世界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引领社会管理变革的利器。哈尔滨市生态环境优良、气温较低,电力资源充裕、远离地震带,符合布局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的要求。为此,建议我市抢抓机遇,努力建成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带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国家布局的“数纽”

  加快完善云资源接入和一体化调度机制,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建设全国领先的大数据枢纽城市。在哈尔滨新区重点建设经开区的“云谷”大数据基地、高新区的“云飞扬”大数据基地和利民开发区的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大数据基地,并在“云谷”建设大数据产业制造中心,在“云飞扬”建设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展示中心,在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国际空间数据加工中心。以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为重要依托,建设哈尔滨“大数据走廊”,推动实现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管理平台的统一,网络、存储、计算、系统等软硬件平台的统一和“一站办理、一网连通、一号服务、一卡通行”等服务平台的统一。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带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

  二、打造铺天盖地的“数网”

  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广覆盖、低时延的大数据网络。推进全市通信骨干网络扩容升级和网络通信能力优化,加快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信息交换枢纽和信息存储中心,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港”。率先在哈尔滨新区建设北斗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实现增强系统信号全覆盖,提供事前分米级、事后厘米级精确定位服务。争取国家高分卫星应用中心、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遥感数据网、北斗卫星地面监测站、单模地面增强网在我市落地。

  三、打造智能绿色的“数脑”

  促进全社会算力资源、数据资源向智力资源高效转化。深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能源、交通、商贸、金融、工业、农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科研、空间等领域融合与智能应用,支持各行业上云用云,丰富云上应用供给,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云服务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企业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加快构建哈尔滨市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打通城市数据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环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面向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数据靶场”,定期开展“数据演习”,强化城市数据大脑的处置能力。

  四、打造供应配套的“数链”

  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流通与治理,加快形成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数据供应链。推进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全市数据中心、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异地灾备中心建设,促进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集中存放在哈尔滨市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推进哈尔滨大数据交易中心和大数据资产管理公司等交易平台建设。

  五、打造安全可靠的“数盾”

  加快提升大数据安全水平,强化对算力和数据资源的安全防护,打造智能可控、安全熔断的数据盾牌。加强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防范等数据安全基础性工作,大力推广国产密码算法应用,引导大数据安全可控和有序发展。完善海量数据汇聚融合的风险识别、数据脱敏、数据安全、数据加密与监测技术。制定大数据采集、管理、共享、交易等标准规范,加强基础网络、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云应用的安全防护,提升应对高级威胁攻击的能力。

  来源:九三学社哈尔滨市委员会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