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社情民意】提升交通引导设施建设 强化管理效能
发布日期:2021-06-07

    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00万台,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加之冬季严寒气候因素叠加,给城市交通运行带来了巨大压力。对此,民盟哈市委建议,我市应提升交通引导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效能和通行效率。

    一、统筹设置交通引导标志

    1、增加道路中间隔离设施夜间警示引导标志。我市道路隔离设施中多数是水泥土墩和铁栅栏,水泥土墩颜色为灰色,夜间靠隔离墩一侧难以看清边界线,给驾驶人员带来不便,易造成交通事故。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这些设施上适量增加夜间反光标志,以提升夜间道路行驶引导功能。

    2、增加路口空中行驶引导标志。我市路面车道较多,左转、直行和右转等标志多施画在地面,车辆增多时无法看到,尤其是冬季漫长,雨雪天后地上标线被覆盖,难以看清,易导致车辆上错行车道,违反交通规则。建议增设一些悬空标志牌,让驾驶人员能提前看清标志,及时变换车道。

    3、不应随意变化交通设施引导标志。我市一些道路上的施划线,几次施划混杂在一起,难于分辩,易造成交通混乱。应做好交通设施引导标志科学调研论证工作,一经明确,不应轻易变化。

    二、科学设置城市隧道照明设施

    目前我市隧道中普遍存在照明灯少且亮度不够的问题。驾驶人员在白天进入隧道后,无法立刻适应隧道内较暗的环境,看不清前方和两侧车辆行驶情况,易造成交通事故,成为安全隐患。应借鉴深圳、广州等地,在隧道入口段(大约50米)增加照明灯数量,提升亮度,向里延伸后适量递减照明灯,帮助驾驶人员更好、更快适应隧道环境。

    三、增加右转专用车道

    右转车辆及时驶出,能有效减少道路车辆。我市许多道路中存在直行和右转同在一个车道,导致一辆直行车在前端停靠等信号,后面所有右转车辆不能行驶的问题,既影响了右转车辆通行,又加剧了车辆拥堵。建议多增设右转专用车道,以提高通行效率。

    来源: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