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编于《哈尔滨文史资料》第7辑,叙述了伪满第三飞行队起义的经过,是目前最详尽的史料版本。本文作者张瑞麟当时是抗联三路军十二支队独立大队负责人之一,亲自参与策划了这次起义;幸存者戴英奎是伪满第三飞行队士兵,参加并目睹了起义的经过。市公安局吴俊同志将张瑞麟、戴英奎等人的回忆进行整理,又查阅了大量伪满时期的档案资料进行充实。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尚有部分参加起义的人员生活在本市及外地,但是政治身份始终没有得到明确认定;本文发表后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省有关部门经研究决定对幸存者给予起义人员待遇。
伪满第三飞行队起义始末
1941年(伪康德八年)1月4日晚上9点多钟,在王岗车站附近的伪满洲国军第三飞行队,已经吹过熄灯号的营区内,突然响起了剧烈枪声。一个多小时以后,第四宪兵团警务课长近藤京藏少校接到第四军管区顾问部日本顾问皆藤大佐打来的电话,说驻扎在王岗的第三飞行队两连士兵哗变,打死了在营区的日本和满洲军官及部分军士,驱车满载着军火装备投奔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去了。命令立即赶赴现场调查。这就是当时震撼了伪满洲国的“王岗飞行队事件”。
酝酿起义
王岗是哈尔滨和双城堡之间的一个小站,火车站西南方一里多地就是伪满洲国第三飞行队本部驻地。这个飞行队是继新京(长春)第一飞行队、奉天(沈阳)第二飞行队之后,于1939年10月设立的。这里有一处机场,经常停留着几架飞机。飞行队由本部和两个连的部队组成。空勤人员全是日本人,中国人都为地勤人员。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陆军作战、侦察。士兵中除战斗部队外,还有通讯、气象、机械维修、建筑等兵种。由于这支部队战略地位的重要,日寇对它的控制非常严。士兵们动辄就受日本连长的打骂,因而都有怨恨情绪。为了防止士兵逃跑,部队采取了严历的惩罚措施,所以士兵中的反抗情绪也日益增长。飞行队二连四班有一名航空少兵刘远泰,在班长苏贵祥领导下服役。1940年新年休假回双城县探家,因妻子生孩子误了归期,部队派人把他抓回。途中听押解人说回去将受严厉惩处,遂在途中逃跑。之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4月间投奔了在肇东一带活动的绿林武装“庄稼人”部。刘远泰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告诉“庄稼人”自己是第三飞行队的逃兵,如果需要,他可说服这支部队来投靠,但“庄稼人”未加可否。
1937年4月,哈市地下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地下党市委书记张瑞麟同志和党失去联系。1940年3月间,张瑞麟听说有一支“庄稼人”部队有抗日活动,估计可能有党的领导,便找到了“庄稼人”部队。为了解除“大掌柜”的疑虑和团结教育这支部队,张瑞麟和“大掌柜”等八人结为盟兄弟,排行老六,报字“瑞麟”。后来他得知有一名叫刘远泰的是从伪第三飞行队逃出来的,便积极同他接触。经刘的介绍,知道了在第三飞行队中有不少中国士兵对日寇统治不满,抗日情绪很强烈。张瑞麟想到了如能组织伪满第三飞行队起义就更有意义,便经常做刘的政治思想工作,还帮助他戒了大烟。
1940年旧历九月间,抗联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活动到“三肇”地区,并攻克了肇洲县的丰乐镇。张瑞麟很快和十二支队取得了联系,在攻克肇源县城后,将“庄稼人”部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十二支队独立大队,由支队的宣传主任张瑞麟负责该队的政治工作。不久,张瑞麟向支队长徐泽民提出了争取伪第三飞行队起义的问题,决定派刘远泰去哈尔滨做第三飞行队的工作,待条件成熟时举行武装起义。张瑞麟嘱咐刘远泰要隐蔽好,在飞行队找可靠人搞好组织发动工作,并介绍了策动伪军起义工作的做法。刘远泰于12月15日在五家站遇到来这里来买豆油的班长苏贵祥。他俩在一个班,关系很好,这次意外相逢十分高兴,当天两人回哈尔滨在道外天乐园饭店吃饭。饭间刘远泰告诉苏贵祥现在在抗日联军十二支队,这次是受十二支队的委托来策动飞行队起义的。苏贵祥本来就不满日伪的统治和压迫,听了这个消息感到很振奋,当即答应一定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起义。刘远泰要苏贵祥回去之后对武器库、被服库等部位做好调查,同时组织志同道合的士兵做好思想教育和起义的准备工作。
经过苏贵祥等人的工作,准备工作进展很顺利,起义条件趋于成熟。12月29日,刘远泰、苏贵祥、栾金城、唐天赐4人开会商讨起义事宜。他们认为不宜久拖,怕起义事宜被敌人发现,决定趁新年日本人和中国军官回哈尔滨渡假的机会举行起义,具体定在1月4日。刘远泰将写了一封汇报情况和请示指示的信,托了一位知己的亲戚让他找抗联十二支队,把指示带回来。这位老乡终于找到了十二支队,把信交给了张瑞麟。十二支队领导经过周密研究后认为:眼下是最冷的季节,积雪很厚,行军极不方便。关东军讨伐活动十分频繁,十二支队为了避开和敌人的正面接触不断以游击方式经常转移,飞行队起义后十二支队也无法接应。张瑞麟将这一指示让来人转告刘远泰,起义之事不要操之过急,待青纱帐季节起义。这位老乡带着指示还没等到家就听说第三飞行队已经起义了。1月3日下午7点,苏贵祥拿出5元钱,买了酒、罐头和面条,以过年招待的名义,召集龙兴国中士、王辅廷少士和准备起义的骨干士兵20多人召开秘密会议。会上,苏贵祥向大家说,决定在明天举行武装起义,把队伍拉到抗联参加抗日斗争。苏贵祥把起义行动的分工做了详细部署:龙兴国指挥值日卫兵破坏武器库,取出武器弹药起义时使用;杜云龙破坏被服库,搬出被服分发给起义士兵。王辅廷带4人袭击住在本部的见习军官,苏贵祥带6人袭击第一连军士室,栾金城带4人袭击副官宫舍,陈裕民负责准备汽车。行动时间为4日21点。
起义枪声
4日这天,虽然起义行动迫在眉睫,而营区却看不出任何异样气氛,士兵们都按时出勤务。下午3点,第二连士兵在龙兴国带领下按时接了一连卫兵的勤务,和每天一样,5点半关闭了营区的大门和便门,断绝了和外面的联系。起义的准备工作正在无声无息中紧张地进行着……营区大门和便门关闭后,龙兴国便下令撤去正门步哨,在卫兵所门前设三名步哨,严格警戒;同时派出5名士兵警戒王岗车站方向,防止队内与队外联络以及有人外逃。唐天赐和1名士兵到一连取来破坏武器库的铁棒放到卫兵所,派两名士兵去一连监视值日官李德山就寝情况。
20点刚过,唐天赐、栾金城、谢俊岭等人到武器库破坏了门锁,从库内搬出重机枪两挺、子弹5100发,三八步枪120支、子弹6400发,三八式刺刀100把,一号匣枪12支、子弹810发。与此同时,杜云龙等5名士兵撬开被服库,搬出军服、棉大衣、背包等,运到第二连内务班,在每个士兵枕边放了一套。苏贵祥又命令陈裕民把汽车从库内开出,装上武器弹药和分发剩余的被服,停在卫兵所门前待命。为防止营区对外联系,苏贵祥将营区的电话线全部切断。
21点整,苏贵祥到第二连,命令全体士兵起床,告诉士兵抗日联军来接我们了,从此以后我们就是抗日联军了。并给每个士兵分发了子弹(平时士兵枪里没有子弹),同时把刚刚夺取的短枪发给苏贵祥、龙兴国、王辅廷、唐天赐、张春荣、史登云等10名骨干人员,子弹各20发。一切就绪后,苏贵祥一声命令,各袭击组悄悄出发了。
苏贵祥率领5名士兵迅速摸进第一军士室,将值日军官李德山准尉和反抗起义的6名军士全部击毙。苏贵祥单人独马进士兵宿舍。宿舍里熟睡的士兵被枪声惊醒刚要起床,苏贵祥把枪一挥高喊:“服从命令!不要乱动!”然后命令全体士兵起床,并给他们讲了抗日救国的道理,然后命令他们带着枪跑步到卫兵所门前集合。袭击部队本军士室的小组由王辅廷、唐天赐和3名士兵组成。当一连枪声传来时,5人飞步跑进本部军士室。室内的见习军官王殿权、高振国和张凤书也听到了枪声,知道发生了大事。高振国和张凤书从正门拚命逃跑,起义士兵开枪射击,因天黑连发4枪均未命中,高、张二人仓惶逃往第一连避难。刚到一连军士室门口,正好迎面碰到苏贵祥出来,苏贵祥连发数枪二人当即毙命。见习军官王殿权开始也往外跑,被起义士兵开枪击伤手部,回头又往里跑。藏到一间厕所里,起义士兵不熟悉这里的环境,搜了许多房间没有搜到。
栾金城和他率领的张春荣等4名士兵摸到副官宫舍,上前一推门,正好门没锁。两名日本军属(即军队中的文官)已经惊醒,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平日对他们的欺压凌辱的仇恨一齐涌上心头,没等他们掏枪起义士兵五枪齐发,这两名日本人一命归西了。这次起义行动共击毙日寇山浦圭治、高本政治郎和伪军官李德山、见习军官高振国、张凤书和6名军士,打伤见习军官王殿权一名。由于起义是在新年假期中,部队的高级军官和日本连长、伪军副连长等都在哈尔滨渡假,而未能全歼。
踏上征途
起义行动非常迅速,到22点时战斗行动已经全部结束。苏贵祥向集合在士兵所门前的84名士兵说:“弟兄们!我们现在就要到抗日联军那里去,希望大家都能跟我走,我们和抗日联军都是中国人”。说罢命令士兵上汽车,因汽车上已经装上了武器弹药和被服,只上去30人左右,其余士兵由龙兴国指挥,列队通过飞机场由后门出发。在经过机场时,把停在机场上的3架飞机也给予彻底的破坏。苏贵祥指挥汽车先行到大赵家窝堡,命令士兵下车待命,汽车按原路折回,分两次把徒步士兵全部运到大赵家窝堡。
第二天早晨7点多钟到达大关家屯。在此,部队进行了改编。由苏贵祥任大队长,王辅廷任大队副,龙兴国、姜少柏为中队长,唐天赐和计允库为小队长。以下分为6个小队。队伍编完以后,苏贵祥向全体起义士兵讲了话。他说:“我们起义离开营区已经一天多了,这次起义从我个人来说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从大家来说也不能给每个人带来多大的荣华富贵。重要的是我们从现在起不再当‘满洲国’人,而要做一个光荣的中国人,不管再苦再难,只要再忍受一天,抗日联军就会来迎接我们“。他让大家把肩章和领章扯下来。他话刚落,士兵们齐声喊:“对!”说着七手八脚把自己军服上的肩章和领章都扯了下来扔了满地。他还对大家说:“我们现在是抗日联军的一部分,一定要注意纪律,绝对不许抢掠老百姓”。士兵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接着他嘱咐说:“各步哨要十分注意,敌人不会甘心失败,可能派讨伐队来追我们,如果发现敌情立即报告!”
因汽车出现故障,从大关屯又征用两台马车。下午4点半,12辆马车满载着士兵和物资由大关家屯出发。连夜行军,半夜零点车队到了大平山屯。苏贵祥派人去联系抗联队伍,但没有联系上。苏贵祥与起义骨干研究了面临的情况,当即决定向三肇地区深入,尽量远离敌人。
6日早晨7点,起义部队到达郭字头井村,部队在屯中休息。
下午两点多钟,从西南方向飞来一架日军的飞机,飞得很低,在部队驻地的头顶上来回盘旋。不久,公路上就出现了4辆满载日军的大汽车,在距离起义部队二里多地的地方下车,摆出了进攻的架势。苏贵祥接到报告后鼓励大家说:“现在我们离抗联已经不远了,如果我们被鬼子包围,大家一定要尽全力作战,最后的胜利肯定是属于我们的!”士兵们情绪很高涨,纷纷寻找有利的地形刨了工事,有的以场院的土墙当成掩体,准备和日伪军展开一场殊死的战斗。
浴血奋战
第三飞行队起义枪声打响的时候,在营区食堂正有一小伙士兵在偷偷地赌钱,紧密的枪声吓的他们赶忙往外逃。有一个叫赵喜武的钻出了铁丝网朝王岗车站跑去,到驻王岗车站铁路警护队报告了起义的事。警护队立即用电话报告了第四军管区,第四军管区顾问马上命令第四宪兵团派人去王岗现场调查情况。并确定这是一起“叛乱”事件。顾问部即下令给驻在哈屯的张保部队、在三肇地区讨伐的日军部队、第四军管区讨伐队对起义部队进行追剿。5日早晨天刚亮日伪军就出发追击。
6日下午,追击部队从空中侦察中发现起义部队已到肇东境内的郭字头井村,由新京(长春)派来的满洲国空军也协助地面部队参与作战。
起义部队在苏贵祥队长战斗动员之后也做了周密的的部署,由王辅廷负责南面,龙兴国负责东面,把重机枪部署在东南和西南各一挺,苏贵祥在村中炮楼指挥。4点多钟,日军开始进攻,呀呀喊叫着往村里冲。苏贵祥看敌人越来越近,举起手枪还击,同时高喊“打!”起义士兵怀着满腔仇恨,瞄敌人猛烈开火,给敌人造成很大伤亡。而起义部队则占据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又有土墙作掩护,几乎没有伤亡,4汽车日本兵基本上被消灭。
将近黄昏时,起义部队正准备转移,敌人的汽车从西北方向满载着日军、伪军和警察压了上来,向起义部队的阵地包围过来。这时进攻的日军开始用掷弹筒轰击起义部队的阵地,并用多挺机枪压制起义部队的火力。起义部队的阵地上硝烟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由于阵地狭小,人员拥挤因而伤亡很多。苏贵祥见敌众我寡,硬拚下去与己不利,于是命令马上把车套好往西南撤,可是刚出村就被伏在坡下的日军把马和车夫都打死了。这时天色已经黑了,战斗仍然打得十分激烈,苏贵祥、龙兴国等领导人始终身先士卒,坚持战斗,不幸先后壮烈牺牲,敌人还在不断缩小包围圈。起义部队失去了指挥,士兵们借着黑夜翻出院墙四下疏散。由于地形不熟,结果有许多士兵被打死打伤或被俘,只有王辅廷等不足10人冲出了重围,辗转逃往各地。起义部队终因力量悬殊遭到失败。
疯狂逮捕
第三飞行队起义后的第二天早晨,第四宪兵团根据第三飞行队的花名册,派出大批宪特,分头抓捕起义士兵的父母、兄弟、妻儿、姐妹和朋友,几天之内抓了300多名无辜群众。对他们轮番审讯,追问起义部队的原委。
镇压起义部队的战斗刚刚结束,宪兵队队长和讨伐队及第四军管区主任顾问组成统一指挥部,指挥日伪军在作战地区和附近的肇州、昌五、四站等地继续搜捕突围的起义士兵。日本宪兵队组织本部17名军官,编成特别搜查班,到“三肇”地区搜捕刘远泰。1月24日,敌人在安达县萨尔图刘远泰的叔父刘长胜家将刘远泰逮捕。到1月10日,将被俘的起义士兵解回哈尔滨,拘押在日本宪兵队道里分队,由日本宪兵队进行审讯。2月中旬,转到第四宪兵团。敌人从齐齐哈尔第三宪兵团调来日本宪兵中尉高桥贤,从新京国都宪兵团调来宪兵中尉高见一雄和张保全,从吉林宪兵训练处调来翻译王毓翔和郎海亭。从奉天(沈阳)、牡丹江等地抽调14名军官,加紧对起义人员的审讯。由近藤少校带领一伙特务对起义人员施行了惨无人道的刑讯,人人过关,无一幸免。中心是追问这次起义是如何策划的,谁领导的。士兵中除几名骨干外绝大部分不知道起义的准备经过,于是宪兵特务就对他们灌凉水、过电和往手指甲钉竹签。由于施行各种酷刑,整个宪兵团院内惨叫声不绝于耳,令人发指。敌人的审讯用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于6月中旬结束,将全部受审人员移交第四军管区军法处审判。7月中旬军法处开庭,由军事部法务课上尉刘君华等组成临时军法会进行审判,以判乱罪判处刘远泰、史登云、王福、陈裕民、周祥春、谢俊岭、高景山等10人死刑,其余人员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仅有入伍不久两名新兵获得释放。
这次起义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而失败了,但给日伪的残酷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起义军抗击日寇的民族气节是不可磨灭的,它像火种一样点燃了爱国军民的抗日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