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记哈尔滨市政协委员、红十字中心医院院长吴荣泰
 

  思想是一个人的行为指南,一个人的生命之火;思想也是事业的希望,一个团体的灵魂。思想来源于时代的沃土,萌动于生活的常青树,它是傲雪的寒梅,是艰辛后的甘甜。              
                          ——题 记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迅速崛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专科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被百姓誉为“市级医院省级水平”。这一切都与一位有强烈责任感的院长、党委书记、政协委员——吴荣泰的名字紧密相连。
    初见吴荣泰,人如其名,泰然自若、荣辱不惊。正如他所说:“工作是有连续性的,成绩也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不能孤立看我一人,也不能孤立看我一任。”
    人生历练,凤凰涅pan 。吴荣泰出生于五十年代初,目睹了“文革”浩劫,经历了“北大荒”的磨练。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在医疗领域的奋斗和追求。从一名普通医生,到经历多个领导岗位。不同岗位的锻炼、深厚的生活阅历、良好的专业基础,使吴荣泰对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为他步入人生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危受命 攻克难关创局面
  犹如出海扬帆之船,需要劈风斩浪,才能闯激流、过险滩;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更需要有胆识、有魄力、百折不挠的掌舵人。
  吴荣泰上任没有大张旗鼓地烧三把火,却实实在在地攻克了三个难关。
  2001年夏,医院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资金短缺、新楼待建、院长患病无法工作……此时,有一位病人家属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提出惊人的索赔数字,并在医院门前静坐、张贴标语、提起上诉。一时间医院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全院上下人心浮动,班子成员左右为难。在这非常时刻,吴荣泰走上了红十字中心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的岗位。他把解决医疗纠纷作为扭转局面的突破口,经过深入调查,掌握了真实情况,与病人家属直接对话,摆事实,讲利害,经过几个回合,圆满地平息了这场风波。
  当时医院缺少流动资金,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吴荣泰采取市场运营的方法,用医院的信誉作保证,提出先进药后付款的方案。经过多次洽谈磋商,终于以他和班子成员的真诚和执著取得了药商们的信任,达成了协议,资金压力得以缓解,也赢得了150万元周转金。这是上任后攻克的第二个难关。
  谁能想象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却建起一座面积为7425平方米的现代化门诊大楼,红十字中心医院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吴荣泰尊重前任领导班子的决定,不负全院职工的重托,顶着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争取到与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之间达成“资金不到位,但要按计划竣工,不准拖延工期” 的协议。功夫不负诚心人,这个因资金短缺而搁浅很久的建筑项目,仅历时九个月,便竣工投入了使用,改变了医院的就诊环境,扩大了医院规模。
  吴荣泰不辱使命,三大难关的攻克,使医院走出了困境,焕发了生机。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院职工的信赖和拥戴。
       审时度势 改革创新明思路
  哈尔滨有医疗单位400余家,僧多粥少,医疗市场竞争激烈,计划经济的观念和管理模式又制约着医院的发展。红十字中心医院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职工们期望领导层做出明智的决策。吴荣泰深刻认识到:要决胜市场,唯一的出路是强化医院自身。他和班子成员集思广益,明确提出:科技兴院、人才立院、依法治院的办院宗旨,以抓好班子建设、医疗骨干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医疗就诊环境和硬件为重点,把“质量、服务”定为中心工作,确立“整体思路走综合、重点专科要突出”的经营方针。
  医院首先在干部人事制度上进行了改革:一是对7个科室的11名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二是撤销原有6个科室的护士长编制,重新聘任护士长;三是建立科主任秘书制度,选拔重用中青年医生参与管理。形成了一个由医院搭建平台,职工自主选择岗位,用工作业绩认定个人价值的机制,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
  吴荣泰从专业的角度感到:没有急救中心,医院上不了规模,医疗救治水平也很难取信于民。他根据医院地理位置、车流、人流量大等优势,在当时其他医院急救中心极少盈利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果断做出决定,于2002年12 月创建了规模、设施、技术力量都十分先进的120急救中心道里分站,2003年年收入增长率高达325%,解决了道里区西部急诊急救问题,收到了极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医院与社区互为依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吴荣泰采取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双向转诊,即以医院为中心,扩大服务半径,强化社区医疗工作。社区居民得到了高质量的服务,医院增加了门诊量,医疗资源也充分发挥了作用。
   “有思路才会有生路、有改革才会有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激发职工积极性、解决患者病痛之苦的一系列决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显示了巨大的张力。2003年,医院营业收入历史性地突破了6000万元,同比增长42%。医院连续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优秀基层党组织、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和实际执行物价政策模范单位等称号。真是改革结硕果,管理出效益。
  长袖善舞 科技兴院创品牌
  学者出身的吴荣泰深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所在。院领导班子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实施培养专科优势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工程,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等,建设了一支稳定的人才梯队。现在医院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1人,为医院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科技兴院,是吴荣泰始终坚持的办院方针。几年来,他们引进了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项目,如脑外及脑神经科引进的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德鲁内血肿粉碎穿刺技术,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彻底消除颅内水肿,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妇产科引进的宫腔镜妇科微创技术可以减少患者开腹手术的痛苦,手术更加安全、简便,填补了省内空白。领导的支持,优越的环境,使医务人员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年内就有9个科研课题立项,并有一批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有300多篇论文在省、国家和国际刊物上发表。
  医院要提高竞争力,就要把服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深知其中道理的吴荣泰提出“打造品牌科系、突出服务亮点”的方略。一提起“服务”,吴院长颇为自豪:“服务,我们敢说数一数二!特别是妇产科,绝对是前列。”医院的服务也的确有特色:适时地推出了人性化医疗服务,在为病人治疗的同时提供精神和心理服务。妇产科在省内率先推出婴儿抚触服务和婴儿游泳服务,深受广大家长欢迎,被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指定为“黑龙江省婴儿游泳推广培训中心”和“婴儿抚触培训示范医院”。医院推出的导乐分娩、阳光工程俱乐部、准妈妈学校、宝宝俱乐部,陪产分娩(由家人陪同)等特色服务项目,收到了以服务开发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的实效。
  吴院长十分看重品牌效应。他认为,有特色才会有品牌,有品牌才能立足全省走向全国。他敏锐地意识到妇科微创手术将代表临床技术的发展方向,便开始精心打造这一技术优势。在2002年8月组织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哈尔滨培训基地后,分别于2003年、2004年初举办了两届全国妇科腔镜学术会议,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来参会、讲学,扩大了影响,确立了医院的学科地位。以妇产科为龙头完善了学科体系建设,成立了青春期门诊、更年期门诊、乳腺病门诊等6个特色门诊,哈尔滨市妇产科医学中心、市生殖医学中心等5个医学中心正在筹建中。品牌建设使医院诊治水平不断发展进步,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成功打造了市民心目中的“市级医院,省级水平”的品牌形象。
  “总得有一只手,能支撑住沉重的头,生命应当完全献出,留给自己多少,就有多少忧愁。”这就是吴荣泰,作为市政协委员,肩负社会责任;作为院长,承载医院使命。他努力、勤奋地工作着,将他的思想和心血都奉献给他深爱的事业。
  庄子曰:“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吴荣泰和他的班子成员必将继续挥动思想的翅膀,秉承“团结、诚信、开拓、创新”的医院精神,引领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飞向理想的天际。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