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沈红看着眼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人,无法相信她已年过半百,从她身上感受和发现的只有无限的热情和干劲,用“风风火火”四个字来形容她再恰当不过。认识她的人都说她象一团火,总是那么不知疲惫。那么,她是谁?她又在怎样散发着光和热?她是“铁姑娘”,为事业奋斗着。1969年,高中毕业的她怀揣着做一名产业工人,为祖国电气化事业奉献终生的梦想进入哈尔滨电机厂,成为铸钢车间的一名化验员。虽然工作很辛苦,并带有一定危险性,又经常需要加夜班,但那飞溅的钢花钢水,看在她眼中却是那么的浪漫和唯美。由于工作出色,她走上领导岗位。陆续从事过厂团委副书记、厂教育中心政治学校副校长、机关党委书记、党办副主任等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胜任工作,1982年她进入电大继续学习。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常常忙到深夜。家里几乎每顿饭都是煮面条,连整个电机厂都知道。她就是在这样艰辛的条件下,靠着不轻易服输、不轻言放弃的毅力,以优异的成绩从电大毕了业。她是知心大姐,为职工的权益争取着。1987年,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她成为电机厂工会副主席,并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近20年。用她的话说,职工的事,没人呼吁、没人管不行,不尽心尽力地去呼吁、去管更不行。工人是最善良朴实的,他们找工会解决的事,都是比较难的事。她看到工厂多年来,只选派男职工参加市总工会技术比武,暗自着急。为了能使优秀的女职工也有机会参加技术比武,她向市总工会建议,让女职工单独报名参加技术比武,并获得批准。而由她选派的女职工也不负众望,在技术比武中,战胜众多男选手,脱颖而出,成为技术比武“状元”,并成为哈尔滨电机厂建厂以来第一位女高级技师。1989年,一位个体经营者为了营救工厂的管道维修员,煤气中毒身亡。为了安置他的家人,工厂安排他的妻子到工厂工作。可是组织上对这名勇士的救人行为一直没有给予明确定性。为了使勇士得到应得的荣誉,为了安慰死者的家属,她多方奔走,介绍情况。2002年,国家民政部终于追认救人的个体经营业者为革命烈士。这是哈尔滨第一个去世10多年后被追认的革命烈士,也是第一个从事个体经营的革命烈士。她是政协委员,为百姓的权益奔走着。执着的人无论干什么都不会丢弃自己的信念。1992年,她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在感到无比光荣的同时,也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说,“当了政协委员,有了一定社会地位,首先要有光荣感,但比光荣更重要的是责任。咱们政协委员要当老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我工作在基层,我身边是广大的普通工人,我和他们有深厚的感情,知道他们有多么不容易。如果有条件、有办法帮他们做点什么,就一定要尽力”。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的加快,她发现,一些依托大厂而办的大集体,由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很多职工失业。而这些职工,由于年龄偏大,缺少劳动技能,很难找到再就业的岗位,生活十分困难。这些情况,她看在眼里,记挂在心里。为此,她在市政协十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厂办大集体的改造应与国企改革同步进行”的提案,得到了市国资委和劳动保障局的答复,说明目前国家十分关注解决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问题,哈尔滨对此项工作也十分重视,已经制定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文件草案,待国家有关部委批准后,便将进入实施阶段。她善于观察,记挂着周围老百姓生活的疾苦。2004年,她搬入新家,由于小区刚刚建好不久,各项配套设施尚不健全,甚至公共汽车线路都没有延伸到小区,给小区居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她便撰写提案,建议将公交52路车终点站延伸到居民小区附近。问题很快得到了交通局的答复,并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通车。周围的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直赞叹道,“这是孙主席为咱们争取的啊,她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象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但她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只是在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都是一些份内事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宣传和赞美的”。朴实的话语,坦诚的胸襟,让人不禁在感慨之余又对她多了几分敬意。她是谁?她就是哈尔滨电机厂工会副主席——孙伟,一位工作在基层,工作在普通岗位,与群众血脉相连的人。为了事业,为了群众利益,为了责任,她,还在不断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