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艳采访市政协委员唐健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打电话和她联系,总是一句“我太普通了,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去采访别人吧”。几经约定,终于在一个深秋的午后,与她面对面坐了下来。乐学——快乐——诚恳,已步入中年的她,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活力。干工作脚踏实地唐健春从1982年自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以来,先后做过英语教师、英语翻译、国外科技情报、经济研究、杂志编辑等工作。现为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特邀研究员。她是个敢“叫真”的人。在市政府研究中心,她主要负责对外经济研究工作,这一领域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和前瞻性。据课题组成员讲,在研究《推进哈尔滨市国际技术贸易的对策》课题时,为了解我市技术进出口的现状,她翻阅了大量资料,并走访了哈市几十家技术进出口企业。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她的研究报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了机电产品出口发展基金,对促进我市工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当年《哈尔滨日报》载“这是我市机电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向全国发出了节能降耗、提高新经济增长点的指示要求,有着敏锐思维的唐健春在给市政府报送的《经济决策参考》中提出:资源节约是振兴哈市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应采取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她是个非常乐学的人,30年来她坚持英语学习从未放弃过。在《`83国际马传贫免疫学术讨论会议》、《`84国际木工机械展览会》、《`85英国新产品样本陈列会》、《`85国际先进工业机械和设备展览会》等一些全市大型国际会议上,她都担任了英语口译和笔译工作。1986年,她代表单位与哈市贸促会组织了《国际工业新产品样本陈列会》会展,这些工作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振兴哈尔滨市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了工作需要,她还翻译了大量的国内外科技文献,其中90余篇被刊登在《电工文摘》检索工具书中,有的发表在英文专业杂志上。唐健春说,“我所从事的事业要求我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脚踏实地地工作”。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几年来,她主持、独立完成了许多重点课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如《关于推动哈尔滨市工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研究》、《关于加快我市三资企业发展的探讨》等近20项课题都已转化为政府行为。她还撰写了百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作委员尽心竭力1997年11月,当唐健春第一次作为市政协委员步入大会会场时,她意识到,她的事业步入了新的天地。“社会责任”4个字在她心中的份量也格外重。因为有了这份责任感,她的提案涉及经济、城市建设、交通、供电、社会保险等,都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环卫工人月工资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贫困群众应享受惠民医院待遇、离退休老同志应先给予货币化分房补贴……唐健春还积极参加了《哈尔滨日报》“陈政协热线”活动,接听市民电话,反映市民意见。政协工作的求真务实、调研渠道的顺达畅通,为唐健春做好经济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她曾在一次发言中说,“我十分珍惜政协工作,这是我的荣誉,更是我的阵地”。唐健春认真参加市政协组织的每一次视察、调研和学习活动,并多次在市政协常委会上做大会发言,分别作了题为《真抓实干,促进三资企业发展》、《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现状及分析》、《走产业化之路,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关于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议》、《关于尽快确定我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建议》的发言,表现了一个政协委员关心经济社会发展的赤子之心,这些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实施。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唐健春被推荐为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并多次获得政协优秀提案奖、市政协优秀信息员、优秀政协委员等光荣称号。已经十分忙碌的唐健春,还兼任哈尔滨市满族联谊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市少数民族妇女联谊会秘书长。满语文化的传承、“颁金节”大会、少数民族妇女素质提高、加强民族团结问题她都牵挂于心。以平凡诠释伟大,以淡泊折射光华。走近唐健春,有一种如沐春天的喜悦和动力,这是力量,是友情,更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