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的种子
记市政协委员项文秀
聂淼
在五常市龙凤山乡,乃至全黑龙江省的水稻主产区,广大农民对一个水稻育种专家是那样的熟知和感激,他的科研成果,给农民兄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幸福生活的希望。他,就是五常市龙凤山乡农业畜牧发展中心主任、市政协委员、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重大科技效益奖获得者——项文秀。
出生于1969年的项文秀,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十几年来,他凭着一颗赤诚之心,认真研究水稻育种技术,在他所热爱的事业上辛勤地耕耘着、奉献着。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让广大农民兄弟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是项文秀最大的愿望。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优质米、超特优大米的生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项文秀作为基础农业科技人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技术培育出优质稻种,一定让农民兄弟种上效益高的良种米,让消费者吃上口感好的优质米。从此,他踏遍了龙凤山乡每一块土地,累了坐田梗上歇息,饿了吃一些冰冷的饭菜,顶风冒雨奋斗在田间地头。有人说他是疯子,是傻子,干的都是疯事傻事,就连家里人也在埋怨他,问他没白天没黑夜地忙活,图个啥呀。面对种种压力和不理解,他没有气馁,重重困难更是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更加坚定了他投身研究的决心。
为了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项文秀带领科研小组开辟了一块块标准规范的试验田、示范田、育种田。在试验田中做水稻新品种品系试验(培养的新品系与常规品种对比);栽培规格试验,农药化肥对比试验等,并把有价值的小品系进行单穗繁、单粒繁。在试验过程遇到难题,他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向各大科研院校的专家讨教。很多专家教授都被这位基层的技术人员的执著所感动,给予了他大力支持和指导。他非常看重实践经验,经常与老农坐下来聊天探讨,并把听到的经验总结记录下来,用于以后的科研。功夫不负有心人,项文秀和他的科研小组终于选育出具有粒型细长、米质极优、无腹白、适口性强、有粘性不回生等特性的水稻良种。经农业部谷物检验测试中心鉴定为部一级产品,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该品种在1999年被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为优良品种推广,并定名为“五优稻一号”。
“五优稻一号”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问世,受到了广大农民兄弟及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美国人更是把“长粒香”看成上等佳品,并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
项文秀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农民兄弟的巨大收获。1995年—2000年为五常市稻农多创经济效益近2个亿,为全省稻农多创经济效益近11个亿。农民朋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都说他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是农民的贴心朋友,称他为水稻育种专家、农业战线上的精英。
小小的农技站长干出了大事业,请项文秀指导的人络绎不绝。而他从不推辞,都亲自到场进行辅导,手把手地教,即使是电话咨询也都耐心地给予指导,直到对方弄懂弄会为止。每年项文秀还采取集中授课、印发材料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辅导。十几年来,他到各地讲课230余场,受益的农民多达数万人。项文秀所带领的科研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逐渐成熟成长起来,在全乡建立了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科技网络。
在省、哈尔滨市农业开发办资金扶持下,2004年项目小组在五常市龙凤山乡建立“五优稻一号”优良品种提纯复壮与科技推广项目区。2005年建设区水稻亩产由原来的500公斤平均增加到550公斤,亩增收335元;
2006年“五优稻一号”提纯复壮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5万亩,为稻农多创造经济效益近1590万元;2007年种植面积达11万亩,为稻农多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4710万元。
继“五优稻一号”之后,项文秀率领科研小组相继培养出了“五优稻一号”A稻、B稻(紫米)、C稻(早熟)、“稻花香一号”、“稻花香二号(粒型超长)”、禾丰2000(高产优质)绿色大米、“甜粒香”等水稻新品系。它们的问世,将会给广大稻农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项文秀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2001年、2002年给予记功奖励,2003年被《小康生活指南》刊登为致富带头人,2001年12月荣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2003年被授予为哈尔滨市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006年被授予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项文秀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广大农民兄弟播撒了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种,必将结出幸福生活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