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阳光相伴,绽放人生精彩
顾洁莹
刚过不惑之年的栾健,戴着一副金属框眼镜,待人接物温文尔雅,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他不沾烟酒,热爱运动,在大家眼中,他不像企业家,倒更像一位年轻的学者。
参加工作以来,栾健曾先后在哈尔滨外贸系统做过秘书、业务员、部门经理,也担任过边境对俄贸易公司总经理,而这一切,都是他在28岁之前完成的。有如此成就的男人应该很满足了,但是他却在人们羡慕的眼光中毅然放弃了外贸系统的工作,果断地做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决定——下海自主创业。起初,所有的家人、朋友和业内人士对他的选择都感到不能理解,可就是凭着对环保事业的一份热爱,以及对太阳能光热产品和技术的兴趣,这个执着而坚强的东北小伙开始了对“阳光”的不懈追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所创建的“哈尔滨宏利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太阳能系统集成商,是黑龙江省唯一具备自主研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各类太阳能热水系统综合能力的工程企业。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大家亲切地称他为“阳光企业家”。然而,此时的栾健却并不满足于自己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将目光同时投向了社会,他热心公益,关注民生,心系百姓,并于2011年被推荐当选了市政协委员,在政协的舞台上演绎了更精彩的人生。
节能环保守护阳光
作为市政协委员的栾健,不仅为促进太阳能行业的阔步发展做出贡献,还时刻不忘向身边人普及节能环保理念,积极传播新能源利用的有效举措。在开发利用空气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方面都颇有见解的他,并不满足于我国目前对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现状,他呼吁大家关注节能环保,创造绿色生存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他参与了省、市大气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并为拆并污染较大的燃煤散烧锅炉和哈尔滨“蓝天工程”提供清洁能源设备。栾健说:“我坚持推广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就是希望人人节约能源、人人从我做起参与环保,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减少我们城市的雾霾,让哈尔滨的天更蓝。”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热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栾健曾多次为推进节能环保事业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言,他提出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的建议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近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从事节能环保方面的科研和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在太阳能光热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陆续取得十多项国家专利。有些专利解决了东北寒冷地区太阳能应用和推广的核心问题,有的专利实现节能达30%以上。栾健还参与编写了《黑龙江省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规范》、《哈尔滨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通用图例》等标准,已成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太阳能光热利用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哈尔滨工商》杂志、哈尔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还以“北国冰城牧阳人”为题赞扬他为我市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
刻苦钻研留住阳光
在众人眼中,栾健一向处事低调,他时刻谨记:要做出成绩,就要谦虚而谨慎。同时,多年工作、经商经历所积累的经验让他懂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懂得要有容人之量、容事之魄,同行业竞争者是队友,而不是对手,也正是有这些队友相互促进、互相激励,才让他和“宏利阳光”在同行业发展的道路上一路领先。他还明白在当今竞争异常残酷激烈的时代,无论作为企业家,还是作为政协委员,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栾健格外注重对自己的知识更新,工作之余他参加了中欧商学院商务文凭班、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级工商管理课程和美国北弗吉尼亚大学MBA课程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全方位地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对自己钟爱的环保事业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探索。同时,栾健还被统战部门推荐参加了哈尔滨市委党校党外代表人士中青年骨干班培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哈尔滨党外代表人士班培训、中央党校哈尔滨优秀企业家培训等多项学习活动,这使得他对政协委员的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深知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市政协委员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为政府建言献策。
履职为民播撒阳光
栾健是这届当选的政协委员,虽然当选委员的时间只有三年多,但他却具备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经常向各级政府建言献策。他通过省市工商联、青联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向人大、政协提案多达几十个,为哈尔滨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民生工作做出了贡献。栾健说:“政协委员是反映民意和民心的通道桥梁,就个人而言,政协委员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但担负的责任却是无限的。作为政协委员,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总是主动协调好本职工作与政协工作的关系,把政协工作放在各项工作之首,只要不出差,即使本职工作再忙,他也要安排好时间,积极参加政协的活动。
搞好调查研究,是政协委员履行好职责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栾健经常走访企业、下社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普通群众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并通过政协会议发言、对话、提案等多种形式,客观反应社情民意。作为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他关注城市环保、交通、供热采暖、残疾人保障等社会问题,并且能够团结组织大量科技人员利用所学专长为人民群众服务。在政协委员进社区的活动中他为百姓解决一件件实际困难,被社区居民赞誉为贴近百姓的好委员。
道里区恒祥社区是栾健在市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中主动帮扶的联系点,他走进居民中间、走进社区委员会了解百姓亟需解决的问题。当他得知恒祥小区居民入户后两年多仍未开通天然气,生活非常不便时,便多方呼吁,往返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使这里的居民终于用上了天然气;当他看到这个小区的6千多户居民在小区门口过马路没有过街人行道和标识,出行存在安全隐患,便利用市政风、行风监督员的身份,协调交警部门划定了恒祥小区门口康安路上过街人行道标识,保证了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栾健说:“委员进社区,是走基层最好的方式,通过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更多地了解百姓的诉求,架起党和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化解基层的社会矛盾,是政协委员社会价值的真实体现。”
此外,作为政协委员,栾健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参政为民的态度,积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书写提案,建言献计,力求实实在在做好工作,踏踏实实做出成效,确保参政议政更符合实际,问题反映得更准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前瞻性和可行性。他的提案件件事关百姓利益,件件是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他提出的《供热价格实行与煤炭价格联动》、《落实肢体残疾人免费停车规定的建议》、《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缓解城市停车难》、《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强治理哈市消防设施》、《综合整治文兴街打造有文化品位的靓丽街道》等十几篇提案不仅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些还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比如他其中一篇关于《哈尔滨停车收费问题》的提案中指出,现在的停车收费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存在费用支出去向不明、强制卖卡等霸王行为,社会公共资源成为个别单位或个人获利的提款机,群众不满,意见很大,严重影响了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栾健提出政府应该把公共资源收费的资金流向对百姓交代清楚,并且应该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实现“停车有位、停车有序、停车有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这些年,栾健作为市纪检委、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局、市物价局、市国税局、市规划局、市交警支队等多个部门的行风监督员,忠于职守,敢于批评,发现行风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反应,并监督改正。有人劝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得罪那么多人,可他却说,只要是伤害百姓利益的事就必须坚决管到底,不解决誓不罢休。
热心公益传递阳光
栾健在市政协委员中也许算不上是事业最成功的、经济条件最好的,但他对公益事业的热衷却是有目共睹的。他是大型公益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其公益事业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多年来,他坚持捐款助学,帮助贫困地区小学师生,给他们送去书包、文具、电教设备等学习用品,并资助伊春、肇东等地贫困学生、失学儿童、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曾向残联艺术团捐赠清华阳光爱心T恤100件,向鸡西残疾人学校和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价值十几万元的太阳能热水器,让孤儿们享受到阳光的沐浴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福利院每年节省数千元的电费支出,院方表示将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增设院内的各种教学器材及提高孤残儿童的日常生活水平。近年来,栾健累计向抗洪、赈灾、救助、助学、扶困、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款物价值约几十万元。另外,他还经常参加工商联、青联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敬老院慰问、助残济困等活动,每年走访10户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并捐赠生活补助金,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买上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登门看望老人,多年来从未间断,投身爱心光彩事业无怨无悔,是一位真正能够履职为民、服务群众的优秀市政协委员。他的爱心感动了许多人,带动了许多民营企业家。他的善行善举,展示和提升了政协委员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形象,带动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展现了中华文明传统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给政协委员,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政协委员树立了榜样。他将会一如既往,不断前行,挺立潮头,搏击风浪,与阳光为伴,在政协舞台上绽放更加精彩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