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

100封信和跨越2400公里的会面
发布日期:2019-06-30

  小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将本就清爽的木兰县城洗得一尘不染。

  昨天10时50分,一辆中巴车跨过木兰松花江大桥进入木兰县境,马旭回家了!她又踏上了心心念念的故乡黑土地。

  离开家乡时,她还只是个心系蓝天的小女孩;而今归来,年至耄耋,乡音未改。此番回家,除了魂牵梦萦的黑土地,更为了一场跨越2400公里的会面。

  马旭回家,点燃了家乡木兰的热情,“中国第一女伞兵”圆了翱翔蓝天的梦,点亮了家乡孩子们的梦。马旭夫妇1000万元积蓄捐献给了家乡木兰,为孩子们修建了一座文博艺术中心,让更多的家乡孩子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更多的圆梦可能。

  在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建筑工地了解了设计构思和施工进展后,马旭的心情变得格外好,脚步仿佛也更加轻盈。透过建设者忙碌的身影,老夫妇感受到了木兰县的大力支持,看到了家乡教育的未来。祖国花朵在茁壮成长,她急着去瞧瞧孩子们。

  从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出发,行车10分钟,马旭一行来到了木兰县人民小学,时值周末,学校没有课,但27个兴趣社团的孩子们在校参加活动。

  “少年军校”的孩子们抬手敬礼,“马奶奶,您好,您把自己的积蓄捐给家乡,您辛苦了。”看到孩子稚嫩的脸庞,马旭快步上前搂住孩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连连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你们才是未来的希望。”

  走进教学楼,三年二班的葫芦丝演奏吸引了老人的注意,听完孩子们的演奏,老人高兴地说:“你们简直是神仙的宝贝儿,个个冰雪聪明,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该校共有学生千余人,在学习了马旭精神后,不少孩子给马旭写了信,学校将这些信收集起来,共有100封,统一邮寄到了武汉马旭家中。

  当天在校的孩子们,很多给马旭写过信,有学生代表把信现场念给马旭奶奶,马旭再次热泪盈眶。一年四班的于浩洋说:“马旭奶奶是木兰的骄傲,更是我的偶像,我将来也要像她一样,穿上橄榄绿,投身军旅,做新时代的‘木兰’。”五年四班的丁荣曜说:“我不会辜负马旭奶奶的殷切希望,一定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我,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孩子们拿出兴趣社团课上制作的木兰剪纸作品送给马旭,马旭接过孩子的礼物,和孩子们合影留念。

  跟活泼的孩子们在一起,马旭一直面带笑容,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孩提时代,她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寄以殷切希望。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